10種雲形超簡單辨識法 | 雲朵圖鑑!10種常見雲形一次看懂 | 抬頭看!這些雲你認得幾種?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超實用的「十種雲形 見分け方」,讓你在抬頭看天空時秒懂這些雲朵的小秘密!台灣的天氣變化多端,認得這些雲的種類不僅能當個小小氣象達人,還能預測接下來會不會下雨喔~

首先我們用高度來分類,雲主要分成「高層雲」、「中層雲」和「低層雲」三大類。高層雲通常出現在6公里以上的高空,像是卷雲就是那種細細長長像羽毛一樣的雲;中層雲大概在2-6公里之間,最常見的就是高積雲,像是一顆顆小棉花糖排排站;低層雲則在2公里以下,像是層雲就是整片灰灰的、感覺隨時要下雨的樣子。

這邊幫大家整理了一個超清楚的表格,讓你一眼看懂各種雲的特徵:

雲種名稱 高度分類 外觀特徵 天氣預兆
卷雲 高層雲 羽毛狀、絲狀 天氣穩定
卷積雲 高層雲 魚鱗狀小斑點 可能變天
卷層雲 高層雲 薄紗狀、有暈圈 24小時內可能下雨
高積雲 中層雲 團塊狀、波浪排列 天氣將轉變
高層雲 中層雲 灰白色均勻幕狀 可能持續陰天
層積雲 低層雲 大塊雲團、波浪狀 偶有短暫雨
層雲 低層雲 均勻灰色、像霧 毛毛雨或霧天
雨層雲 低層雲 厚實黑暗 持續性降雨
積雲 垂直發展 棉花團狀、底部平 好天氣雲
積雨雲 垂直發展 巨大塔狀、頂部展開 雷雨冰雹

認雲其實有個超簡單的小技巧:伸出手比個讚,如果雲的大小比你大拇指的指甲還小,那八成是高層雲;如果跟整個拇指差不多大,就是中層雲;要是比整個手掌還大,那就是低層雲啦!這個方法在台灣的戶外超級實用,下次爬山或海邊玩的時候可以試試看。

特別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積雨雲,這種雲發展得又高又厚,頂部還會像鐵砧一樣展開,看到這種雲就要趕快找地方躲雨了,因為它通常伴隨著雷雨甚至冰雹。台灣夏天午後很常出現這種雲,所以下午要出門的話記得先抬頭看看天空喔!

十種雲形 見分け方


1. 雲朵觀察入門:10種常見雲形怎麼分辨?

最近天氣轉涼,抬頭看天空的時間變多了對吧?每次看到不同形狀的雲都覺得好療癒,但你知道它們其實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特性嗎?今天就來分享10種最常見的雲型,下次抬頭看天空的時候,你也可以當個小小氣象專家啦!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首先要知道,雲主要分成低、中、高三層,高度不同形狀也會不一樣。低層雲通常在天氣變化時出現,中層雲常常是下雨的前兆,高層雲則多半是好天氣的象徵。不過實際上天氣變化很複雜,還是要搭配其他氣象條件一起觀察才準確。

雲型名稱 高度 特徵 天氣預兆
積雲 低層(2km以下) 像棉花糖一團團 通常好天氣
層積雲 低層 灰白色大片雲塊 可能轉陰
雨層雲 低層 厚實灰暗 即將下雨
積雨雲 低層 高大像花椰菜 雷陣雨前兆
層雲 低層 霧狀均勻 毛毛雨天氣
高積雲 中層(2-6km) 魚鱗狀排列 天氣將轉變
高層雲 中層 灰白紗布狀 可能下雨
卷雲 高層(6km以上) 細絲狀 晴朗天氣
卷積雲 高層 小顆粒魚鱗狀 天氣穩定
卷層雲 高層 薄紗覆蓋整個天空 天氣將變化

觀察雲的時候可以注意幾個小技巧:早上起床先看看天空是什麼雲,用手比對看看雲的高度,記得雲的移動方向和速度也很重要。特別是夏天午後,如果看到積雲快速長高變成積雨雲,那就要小心可能會有雷陣雨喔!

台灣因為地形關係,有時候同一個縣市不同區域的雲況也會差很多。像台北盆地容易有層雲堆積,中南部則常看到漂亮的積雲。下次出門不妨多留意一下頭頂的雲,慢慢就會發現它們真的每天都在變化,超級有趣的!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2. 新手必學!如何用肉眼快速辨識10種雲形」的實用技巧。每次抬頭看天空總覺得雲朵長得都差不多嗎?其實只要掌握幾個簡單特徵,你也能像氣象達人一樣輕鬆叫出每朵雲的名字喔!台灣的天空經常能看到豐富的雲相變化,從蓬鬆的積雲到薄紗般的卷雲都有,學會辨識不僅有趣,還能預測天氣變化呢。

首先從最常見的幾種雲開始認起。積雲就像棉花糖一樣蓬鬆白胖,通常出現在好天氣;層雲則是灰濛濛一片像霧氣般鋪滿天空,常伴隨毛毛雨。而卷雲的特徵是細絲狀或羽毛狀,看起來輕飄飄的,通常出現在高空中。記得觀察雲的高度和質感,這是最快分辨的方法之一。


下面整理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幫大家快速掌握10種基本雲形:

雲類 外觀特徵 高度 天氣預兆
積雲 蓬鬆白胖像棉花 低空(2km內) 晴天
層雲 灰白均勻像霧氣 低空 可能下雨
雨層雲 厚實灰暗 低空 持續性降雨
積雨雲 高大像花椰菜 低至中空 雷陣雨
高積雲 魚鱗狀或波浪狀 中空(2-6km) 天氣可能轉變
高層雲 灰白薄紗狀 中空 幾小時後可能下雨
卷雲 細絲羽毛狀 高空(6km+) 晴天但可能變天
卷層雲 薄透如面紗有暈輪 高空 24小時內可能下雨
卷積雲 細小顆粒狀排列 高空 天氣穩定
堡狀雲 底部平坦頂部塔狀突起 低至中空 可能發展成雷雨

實際觀察時可以注意幾個小訣竅:先看雲底高度,低空雲通常比較厚實,高空雲則較薄透;再看雲的邊緣輪廓,積雲邊界清晰,層雲邊緣模糊;最後看雲的排列方式,像魚鱗狀多半是高積雲,條紋狀則是卷雲。記住這些特徵後,下次抬頭看天空時不妨試著辨認看看,會發現原來每天頭頂上的風景都藏著這麼多有趣的細節!

十種雲形 見分け方

3. 台灣天空常見的10種雲形特徵解析

台灣的天空總是千變萬化,特別是颱風季前後,雲層的變化更是精彩。今天就跟大家分享10種在台灣最常見的雲形特徵,下次抬頭看天空時,你也能當個小小氣象專家啦!這些雲不僅長相不同,背後代表的意義也大不相同,有些是晴朗天的好夥伴,有些則是暴風雨的前兆呢。

首先來說說最常見的卷雲,這種雲看起來像羽毛一樣輕柔,通常出現在好天氣的時候。不過如果卷雲越來越多、越來越厚,可能就代表天氣要轉壞了喔!再來是積雲,就是那種白白胖胖像棉花糖的雲,夏天午後特別常見,如果它們開始長高變黑,就要小心午後雷陣雨了。

雲種名稱 外觀特徵 天氣預兆 常見季節
卷雲 羽毛狀、絲狀 天氣轉變前兆 全年
積雲 棉花團狀、底部平坦 晴轉多雲 夏季午後
層雲 灰白色均勻幕狀 陰天、毛毛雨 冬季
雨層雲 厚實灰暗 持續性降雨 梅雨季
高積雲 魚鱗狀排列 天氣變化 春秋季
卷層雲 薄紗狀光暈 鋒面接近 颱風季前
積雨雲 高大塔狀 雷雨、冰雹 夏季
層積雲 塊狀或滾軸狀 多雲時晴 全年
高層雲 灰藍色均勻 小雨或雪 冬季
亂層雲 破碎不規則 惡劣天氣 颱風天

特別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積雨雲,這種雲可以長到非常高大,頂部常常呈現砧狀。看到這種雲出現,通常代表短時間內會有劇烈天氣變化,可能伴隨雷雨、強風甚至冰雹。而梅雨季最常見的雨層雲,就像一塊厚厚的灰毯子蓋住天空,會帶來持續性的降雨,出門記得帶傘啊!

台灣因為地理位置特殊,常常可以看到各種雲層快速變化的奇景。像是颱風來臨前,天空可能會出現卷層雲產生的日暈或月暈現象,老一輩的人都說這是”颱風箍”,是颱風要來的徵兆。而秋天常見的高積雲排列成魚鱗狀,也被稱為”鯉魚斑”,代表天氣要轉涼了。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