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養生社團看到有人問「何首烏葉子可以吃嗎」,這個問題真的很有意思耶!其實很多台灣人只知道何首烏的根部可以入藥,做成養生茶或燉湯,但它的嫩葉在傳統飲食中也是可以食用的好東西喔。老一輩的台灣人會採摘春天剛長出來的嫩葉,簡單川燙後涼拌或是炒蛋,吃起來帶點微微的苦甘味,很適合夏天開胃。
說到何首烏葉子的營養價值,這邊幫大家整理個小表格:
營養成分 | 功效 | 食用注意事項 |
---|---|---|
多醣體 | 增強免疫力 | 孕婦需諮詢中醫師 |
黃酮類 | 抗氧化 | 不宜過量食用 |
膳食纖維 | 促進腸道蠕動 | 建議採嫩葉口感較佳 |
在台灣山區其實很容易見到野生的何首烏,特別是像新竹、苗栗一帶的淺山地區。採葉子的時候要記得辨識清楚,它的葉子呈心形,葉脈明顯,而且藤蔓會纏繞其他植物生長。採回家後記得用清水多沖洗幾次,畢竟野生的可能會沾附灰塵或小蟲子。我阿嬤以前都會把嫩葉先用鹽水泡個十分鐘,說這樣吃起來更安心。
現在有些有機農場也開始專門種植食用品種的何首烏,這種的葉子比較肥厚,苦味也比較淡。台北的幾個假日農夫市集偶爾會看到在賣,價格雖然比一般蔬菜貴一點,但偶爾買來換換口味也不錯。上次我在市集買了一把,攤主阿姨還教我怎麼做何首烏葉煎蛋,說加點破布子一起炒會更對味。
何首烏葉子到底能不能吃?台灣人最常問的5個問題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何首烏葉子到底能不能吃?」這個問題,其實台灣人對何首烏的疑問真的不少,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最常被問到的5個問題,順便分享一些在地人常有的小知識。何首烏在台灣算是蠻常見的中藥材,但很多人對它的認識可能只停留在「對頭髮好」這個印象,其實它的葉子也是有很多用處的喔!
首先最常被問到的就是葉子到底能不能吃?答案是「可以」,但要注意處理方式。台灣有些老一輩的人會把嫩葉拿來炒菜或煮湯,吃起來有點像菠菜的口感,不過因為含有輕微的草酸,建議要先汆燙過再料理。另外採摘時也要注意,最好選擇沒有噴灑農藥的植株,畢竟是要吃下肚的東西,安全最重要。
第二個常見問題是何首烏葉子有什麼功效?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
部位 | 主要功效 | 常見用法 |
---|---|---|
葉子 | 清熱解毒、潤腸通便 | 煮茶、入菜 |
根部 | 補肝腎、烏髮 | 燉湯、泡酒 |
藤莖 | 活血通絡 | 藥材使用 |
第三個問題是何時採收最好?台灣的氣候來說,春夏之交的葉子最嫩最適合食用,這時候的苦味也比較淡。如果是自己種的話,記得採收時不要一次摘太多,留一些讓植株可以繼續生長。很多阿嬤都會說「採葉要留三分」,這樣植株才不會元氣大傷。
第四個問題是何首烏葉子怎麼保存?其實跟一般野菜差不多,洗乾淨後可以用報紙包起來放冰箱,大概可以放3-5天。如果想長期保存,可以學客家人的做法,把葉子曬乾後密封起來,要用的時候再泡開,這樣一年四季都能喝到何首烏茶。
最後一個問題是哪些人不適合吃?雖然何首烏葉子算是溫和的食材,但體質比較虛寒的人還是要適量,孕婦和生理期中的女性也建議先詢問中醫師。台灣天氣濕熱,有些人會想用它來降火氣,但過量反而可能造成腹瀉,所以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調整。
為什麼老一輩都説何首烏葉可以煮湯?養生秘訣大公開
每次回阿嬤家,總會聞到廚房飄來一陣特別的草藥香,原來又是阿嬤在用何首烏葉煮湯啦!老一輩對這種傳統食材情有獨鍾,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其實何首烏葉在台灣民間食療中已經流傳好幾代,不只是因為它隨手可得,更因為它蘊含的營養價值讓長輩們愛不釋手。
何首烏葉最常見的吃法就是煮成養生湯品,搭配排骨或雞肉一起燉煮,湯頭會帶點微微的甘苦味,但喝起來特別順口。老一輩常說這種湯可以「顧筋骨」,其實是因為葉子裡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根據農委會的資料,新鮮何首烏葉每100克就含有這些營養成分:
營養成分 | 含量 | 功效 |
---|---|---|
膳食纖維 | 3.2g | 促進腸道蠕動 |
維生素C | 35mg | 增強免疫力 |
鈣質 | 120mg | 強健骨骼 |
鐵質 | 2.8mg | 預防貧血 |
採摘何首烏葉其實也有小技巧,阿公以前都會教我要選嫩綠色的新葉,老葉會太苦不好入口。記得有次跟鄰居阿伯去後山採葉子,他還特別提醒我葉子背面如果有白粉狀是正常的,那是何首烏特有的天然保護層。採回來後要先浸泡清水半小時,再仔細沖洗幾次,這樣煮出來的湯才不會有土味。
現在很多年輕人也開始學著用何首烏葉做料理,除了傳統的煮湯方式,也有人創新做成涼拌菜或是打成果汁。我阿姨就發明了一道何首烏葉煎蛋,把切碎的嫩葉拌入蛋液中,煎出來的蛋特別香,而且完全吃不出苦味,家裡小朋友都很愛。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何首烏葉性質偏涼,體質比較虛寒的人不要天天吃,一週煮個1-2次就夠了。
何首烏葉什麼時候採收最好?季節挑選小技巧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何首烏葉什麼時候採收最好?季節挑選小技巧其實很簡單,就是要看葉子的生長狀況跟季節變化。何首烏葉在中醫裡算是蠻常用的藥材,採收時間點抓對的話,藥效會更好喔!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撇步,讓你在家也能輕鬆判斷最佳採收時機。
首先要注意的是,何首烏葉的生長期主要集中在春末到秋初這段時間。特別是5-7月的葉子最為肥厚,這時候採收的葉子不僅口感好,藥用成分也最豐富。不過每個地區氣候不太一樣,像台灣南部可能可以提早到4月就開始採,北部可能要到5月中才會長得比較好。
季節 | 葉片狀態 | 適合採收程度 |
---|---|---|
春季(3-4月) | 嫩葉初長 | ⭐⭐ |
春末夏初(5-6月) | 葉片肥厚深綠 | ⭐⭐⭐⭐ |
盛夏(7-8月) | 葉大但稍老 | ⭐⭐⭐ |
秋季(9-10月) | 葉開始枯黃 | ⭐ |
採收的時候記得要選早上露水乾了之後的時間點,這時候葉子的水分比較適中,不會太濕也不會太乾。最好是挑連續晴天後的第2-3天,避開下雨天採收,因為雨水會影響葉子的品質跟後續處理。採的時候可以用手指輕輕掐斷葉柄,不要硬扯,這樣才不會傷到植株。
另外一個小技巧是觀察葉片的顏色,深綠色帶點光澤的葉子通常都是最佳狀態。如果葉子開始變黃或有斑點,就表示已經過了最佳採收期。採下來的葉子要盡快處理,可以陰乾或低溫烘乾,這樣才能保留最多的有效成分。記得採收時要留一些葉子讓植株繼續生長,不要一次採光光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