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晚上蟬叫好吵?5招教你應對 | 蟬為什麼晚上也在叫?專家解密 | 夜蟬鳴叫背後你不知道的秘密

最近晚上散步時,總能聽到「蟬晚上叫」的聲音,明明以前都覺得蟬是白天才在吵,沒想到這幾年越來越常聽到牠們夜間也在開演唱會。這種現象其實跟都市熱島效應脫不了關係,路燈、建築物散發的熱能讓蟬誤以為還是白天,加上氣候變遷讓溫度居高不下,這些小傢伙的生物鐘整個亂了套。

說到夜蟬的種類,台灣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蟬種名稱 叫聲特徵 活躍時段
熊蟬 連續高頻「滋~」 白天為主,偶爾夜晚
薄翅蟬 短促「唧唧」聲 黃昏到深夜
騷蟬 金屬摩擦聲 全天候都有可能

住在都市的朋友應該對薄翅蟬特別有感,牠們那種像生鏽門鉸鏈的聲音,在半夜聽起來格外清晰。我有次凌晨三點被吵醒,開窗發現是對面公園樹上的蟬群在開趴,那種「你睡你的,我唱我的」的態度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其實蟬晚上叫不只是噪音問題,生態學家發現這可能影響整個食物鏈。像是夜行性鳥類原本靠聽覺捕食,現在要跟日行性鳥類搶蟬大餐;蝙蝠也突然多了宵夜選擇,但吃太多又可能消化不良。更別提那些被吵到失眠的上班族,隔天開會都在打瞌睡。我家隔壁阿嬤還發明新招,用捕蚊網兜住陽台的樹枝,說要給這些夜貓子蟬「強制熄燈」。

蟬晚上叫

夏天晚上為什麼會聽到蟬叫?原來是這些原因讓不少台灣人感到好奇。其實蟬鳴不只是白天的專利,晚上聽到牠們唱歌也是常有的事,這跟牠們的生活習性和環境變化有很大關係呢!


首先要知道,蟬是變溫動物,體溫會隨著環境變化。白天太陽大曬,牠們叫得特別起勁是為了求偶和標記地盤。但到了晚上,有些種類的蟬還是會繼續活動,尤其是台灣常見的「暮蟬」,牠們就是專門在傍晚到夜間鳴叫的品種。這些夜行性蟬類為了避開白天的高溫和天敵,演化出在涼爽夜晚活動的習慣。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另外,夏天晚上濕度通常比較高,這對蟬來說是理想的鳴叫環境。牠們靠腹部共鳴室發聲,濕潤的空氣能讓聲音傳得更遠,求偶效果更好。而且都市的光害也會影響蟬的作息,路燈和霓虹燈讓牠們誤以為還是白天,就會繼續鳴叫。

台灣常見的夜鳴蟬種類:

蟬種名稱 活動時間 特色
暮蟬 傍晚至深夜 聲音像「嗚~嗚~」的長鳴
熊蟬 偶爾夜間 白天為主,但燈光下會持續叫
台灣騷蟬 清晨與傍晚 聲音急促像「吱吱吱」

其實蟬晚上叫還跟溫度有關,就算到了夜晚,只要氣溫維持在25度以上,很多蟬還是會保持活躍。特別是台灣夏天的夜晚經常悶熱難耐,這正好符合牠們活動的條件。另外剛羽化的年輕蟬也比較有活力,會不分晝夜地練習鳴叫,這些都是我們夏天晚上還能聽到蟬鳴的原因。

住在都會區的人可能發現,近幾年晚上聽到蟬叫的機會變多了。這跟都市熱島效應有關,混凝土建築白天吸熱、晚上放熱,讓城市夜晚溫度降不下來,無形中延長了蟬的活動時間。而且公園綠地的樹木提供棲息地,讓蟬能在都市中生存繁衍,才會讓我們即使在鬧區也能享受這天然的夏夜交響曲。

台灣哪些地區最容易在夜晚聽到蟬鳴?這個問題其實跟環境和季節有很大關係。夏天是蟬最活躍的季節,特別是在植被茂密、濕度較高的地方,晚上更容易聽到牠們的鳴叫。台灣從北到南都有適合蟬棲息的環境,但有些地方因為生態條件特別好,蟬鳴聲更是明顯到會讓人印象深刻。

先說說北部地區,陽明山國家公園一帶的夜晚就經常能聽到蟬鳴。這裡樹木多、濕氣重,加上遠離市區的喧囂,蟬的聲音特別清晰。新北市的三峽、烏來山區也是熱點,尤其是靠近溪流的地方,傍晚時分就能開始聽到此起彼落的蟬鳴交響曲。這些地方的共同特點是保留了較多原始林相,給蟬提供了理想的棲息環境。


中南部的情況又不太一樣,像是南投溪頭、嘉義阿里山這些中海拔山區,夜晚的蟬鳴聲簡直可以用「震撼」來形容。因為溫差較大,蟬的活動時間會拉長,有時候到晚上九、十點都還能聽到牠們在叫。台南的曾文水庫周邊和屏東的墾丁森林遊樂區也是出了名的蟬鳴勝地,特別是雨後濕度高的時候,那聲音真的會讓人以為置身在熱帶雨林裡。

地區 推薦地點 最佳聆聽時段
北部 陽明山、三峽、烏來 傍晚6-8點
中部 溪頭、阿里山 晚上7-9點
南部 曾文水庫、墾丁 傍晚6-10點

如果想在城市裡也能聽到蟬鳴,台北市的大安森林公園、台中都會公園這些大型綠地其實也有機會。雖然聲音可能沒有郊區那麼響亮,但在夏夜的散步途中突然聽到幾聲蟬鳴,還是會讓人覺得特別有夏天的感覺。這些公園因為樹木多,加上近年來生態保育做得不錯,也慢慢成為都市蟬類的棲息地。

特別要提醒的是,蟬鳴聲最大的時段通常是在交配季節,大約從6月到9月之間。不同品種的蟬叫聲也不太一樣,有些是連續的高頻鳴叫,有些則是間歇性的低沉聲音。如果仔細聽的話,其實可以分辨出好幾種不同的蟬在同時開演唱會呢!

蟬晚上叫

最近有網友在討論「蟬為什麼晚上也在叫?專家解密昆蟲習性」這個問題,其實這跟台灣夏季常見的蟬類生態習性有關。一般我們都以為蟬只在白天鳴叫,但其實有些品種確實會在夜間活動,尤其是在濕熱的夏夜,這種現象在台灣的郊區特別明顯。

昆蟲學家指出,蟬夜鳴主要跟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原因 詳細說明
溫度變化 夜間溫度若維持在28度以上,部分蟬種仍會保持活躍
品種特性 台灣特有的熊蟬、薄翅蟬等品種有夜間鳴叫的習性
求偶行為 雄性蟬會延長鳴叫時間來吸引雌性
光害影響 都市燈光可能干擾蟬的生物鐘

在台灣,7-8月是蟬鳴最旺盛的季節。這段時間不僅白天能聽到此起彼落的蟬鳴聲,入夜後在某些地區也能聽到零星的叫聲。特別是像陽明山、烏來這些植被茂密的地方,夜間蟬鳴的機率更高。有經驗的農民都知道,當夜晚還能聽到蟬叫時,通常代表接下來幾天會持續高溫。

昆蟲專家還觀察到,台灣近年來夜間蟬鳴的現象有增加的趨勢。這可能跟氣候變遷有關,夏季夜晚溫度越來越高,讓蟬的活動時間延長。另外都市擴張導致的光害問題,也可能影響到蟬的正常作息。有些年輕的蟬會因為路燈等人工光源的刺激,誤以為還是白天而持續鳴叫。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