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走道寬度看起來是個小細節,但其實超級重要!每天在辦公室走來走去,如果走道太窄,同事擦肩而過都要側身,久了真的會讓人很阿雜。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常常被忽略,卻會影響工作效率的小地方。
先說說基本尺寸,根據台灣常見的辦公室規劃標準,走道寬度至少要留多少才夠用呢?這邊整理個簡單表格給大家參考:
走道類型 | 建議寬度 | 適用情況 |
---|---|---|
單人通行 | 60-75cm | 靠牆走道或較少人經過的區域 |
雙人交會 | 90-120cm | 主要動線或人員較密集的區域 |
無障礙通道 | 90cm以上 | 需符合法規的無障礙空間 |
緊急逃生路線 | 120cm以上 | 安全法規要求的主要逃生通道 |
很多老闆為了省空間,會把走道做得超窄,結果同事推個椅子就卡住,或是搬個箱子就要全辦公室廣播「借過一下」。特別是現在很多辦公室都用OA屏風,如果走道沒算好,兩個人同時走真的會卡住。我們公司之前就是這樣,後來重新規劃時,設計師特別提醒走道至少要留90公分,現在大家走動順暢多了。
除了寬度,走道的規劃位置也很重要。最好避開辦公桌正後方,不然每次有人走過去,坐著的人都要被干擾。有些公司會把印表機、茶水間放在走道盡頭,這樣設計雖然方便,但要注意不能讓走道變成聚集點,不然很容易塞車。我朋友的公司就是把咖啡機放在走道轉角,結果早上總是大排長龍,反而影響動線。
另外要提醒的是,走道寬度也要配合辦公室家具的尺寸。現在很多辦公椅都是滑輪的,往後一推就佔掉不少空間。如果走道太窄,椅子一拉出來就擋路,久了真的會讓人很煩躁。建議在規劃時,可以把椅子完全拉開的範圍也考慮進去,這樣實際使用起來才會順手。
辦公室走道要多寬?設計師教你抓黃金比例
每次在辦公室走動都覺得卡卡的嗎?其實走道寬度可是有學問的!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設計師們都在用的黃金比例,讓你辦公室動線順暢不卡關。根據台灣常見的辦公環境,走道寬度會因為使用情境不同而有差異,不是隨便畫條線就可以的啦!
先說說基本概念,走道主要分為「主要動線」和「次要動線」兩種。主要動線就像是辦公室的大動脈,要讓兩個人並肩走也不會擠;次要動線則是通往茶水間或廁所的路線,可以稍微窄一點。這邊整理一個實用表格給大家參考:
走道類型 | 建議寬度 | 適用場景 |
---|---|---|
主要通行走道 | 120-150cm | 辦公室中央、出入口 |
次要通行走道 | 90-120cm | 座位區之間、茶水間通道 |
緊急逃生走道 | 150cm↑ | 安全門、消防通道 |
要注意的是,如果辦公室有輪椅族同事,走道最好維持在90公分以上才夠友善。另外現在很多新創公司喜歡用開放式空間,這時候走道兩旁如果放文件櫃或印表機,記得要再多抓20-30公分的緩衝空間,不然每次拿東西都要側身超麻煩的啦!
說到實際規劃,設計師朋友分享一個小技巧:可以先用膠帶在地上貼出預定的走道範圍,讓同事們實際走看看感覺如何。畢竟紙上談兵不如親身體驗,有時候數字看起來OK,實際走起來卻會發現轉角處容易卡到盆栽或垃圾桶這些小細節。
為什麼辦公室走道不能太窄?安全逃生要注意
大家有沒有想過,辦公室走道如果太窄會發生什麼事?平常可能覺得沒差,但遇到緊急狀況時,這條走道可是關乎大家生命安全的重要通道啊!台灣很多老舊辦公大樓都有走道過窄的問題,有時候兩個人擦肩而過都要側身,更別說要快速逃生了。今天就來聊聊這個看似小事卻很重要的辦公室安全問題。
根據消防法規,辦公室走道寬度至少要120公分以上,但很多老闆為了多塞幾個座位,常常把走道壓縮到只剩80公分左右。這樣不僅平時走動不方便,萬一發生火災或地震,大家慌亂逃生時很容易發生推擠、跌倒的意外。想像一下,幾十個人同時要從窄窄的走道衝出去,那場面有多可怕!
辦公室走道寬度建議標準
場所類型 | 最小寬度(公分) | 建議寬度(公分) |
---|---|---|
一般辦公室 | 120 | 150 |
人員密集區 | 150 | 180 |
逃生通道 | 180 | 200 |
除了寬度問題,走道上的雜物堆放也是大忌。很多同事習慣把紙箱、檔案堆在走道兩旁,或是放些盆栽裝飾,這些都會阻礙逃生動線。記得去年台北有間公司就是因為走道堆滿雜物,小火災時員工逃生不順,還好最後沒人受傷,但真的嚇壞大家了。平常就要養成好習慣,走道一定要保持淨空,連暫時放置物品都不行。
另外,走道的照明和標示也很重要。有些辦公室為了省電,走道燈光很暗,或是逃生指示牌被海報遮住,這些都是潛在危險。建議公司每季都要檢查一次逃生路線是否暢通,燈具、指示牌是否正常運作。畢竟安全這種事,寧可多花點心思檢查,也不要等意外發生才後悔莫及啊!
各位辛苦的上班族必看!走道寬度影響工作效率的真相,這可不是在開玩笑!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明明工作很專心,卻總是被走來走去的同事打斷思緒?或是起身去倒水時卡在狹窄的走道上進退兩難?這些看似小事,其實都會默默消耗你的專注力跟時間啊!
根據辦公室設計專家的研究,走道寬度直接影響到同事間的動線流暢度。太窄的走道會讓人下意識加快腳步想趕快通過,反而製造緊張感;太寬又會讓空間利用率降低。最理想的寬度其實有個黃金比例,我們整理成表格讓大家參考:
走道類型 | 建議寬度 | 適用情境 |
---|---|---|
主要通行走道 | 120-150cm | 連接大門、茶水間等主要區域 |
座位間次要走道 | 90-120cm | 同事間日常走動 |
緊急逃生走道 | 至少150cm | 符合消防法規安全需求 |
你可能會想,辦公室裝潢又不是我能決定的。但其實有些小技巧可以改善現況喔!像是把垃圾桶移到走道較寬的位置、避免在走道轉角堆積雜物。我們公司之前就有同事自發性調整座位旁的檔案櫃位置,讓大家經過時不用再側身閃避,整個部門的工作氣氛都變得更輕鬆了。
說到這個,前陣子有間科技公司做過實驗,他們把走道從原本的80cm拓寬到110cm後,員工每天平均少花了15分鐘在等待或閃避同事的時間。換算下來,等於每個月多出將近6小時的有效工時!雖然改裝要花錢,但長期來看對工作效率的提升真的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