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台灣的河床跟海岸邊,常常可以看到一種特別的石頭叫龜殼石,它的表面紋路真的超像烏龜殼的,超級好認!這種石頭其實是經過長時間河水沖刷跟風化形成的,每一顆的紋路都不一樣,有些收藏家還會特地去找特別的龜殼石來收藏呢。
龜殼石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它表面的裂紋,這些裂紋可不是人工刻的喔,完全是自然形成的。通常可以在以下這些地方找到它們:
常見產地 | 特徵描述 | 最佳尋找時機 |
---|---|---|
東部河床 | 紋路較深,石質堅硬 | 枯水期(11-4月) |
北部海岸 | 表面光滑,帶有海水侵蝕痕跡 | 退潮時段 |
中部山區溪流 | 顏色偏深,紋路細密 | 雨後3-5天 |
撿龜殼石其實蠻好玩的,就像在尋寶一樣。記得我上次去花蓮玩的時候,就在立霧溪下游找到一顆超完美的龜殼石,它的紋路超級對稱,現在還擺在我家書架上當裝飾。不過要提醒大家,有些保護區是不能隨便撿石頭的,出發前最好先查清楚當地規定。
龜殼石除了好看之外,其實還有很多用途。以前原住民會用它來當作占卜的工具,現在也有人拿來做文創商品,像是印章或是擺飾。我朋友就收到過一顆刻成印章的龜殼石當生日禮物,超級特別的!如果你對石頭有興趣,下次出去玩的時候不妨多注意腳邊,搞不好就能發現屬於你的龜殼石喔。
龜殼石是什麼?台灣常見的奇特地質景觀介紹,這種特殊岩石可是台灣海岸線上的天然藝術品!它們因為表面佈滿龜裂紋路,看起來就像烏龜的背甲而得名。這種特殊的地質現象其實是岩石經過長期風化、海水侵蝕後產生的結果,在台灣北海岸和東部海岸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講到龜殼石的形成過程,真的超有趣的!這些岩石大多是安山岩或砂岩,經過長時間的熱脹冷縮、鹽結晶作用,表面會產生網狀裂紋。海水不斷沖刷侵蝕裂縫,讓裂紋越來越深,最後就形成像拼圖一樣的獨特紋路。特別是在東北季風強勁的季節,海浪拍打岩石的力道更大,龜殼石的紋路也會更明顯。
台灣幾個著名的龜殼石景點都超適合拍照打卡,像是野柳地質公園的「龜裂石」、石門老梅附近的「龜殼海岸」,還有花蓮石梯坪的「龜紋石」。這些地方不僅是地質學家的研究寶庫,也是網美們最愛的拍照聖地!
景點名稱 | 地理位置 | 岩石類型 | 特色 |
---|---|---|---|
野柳龜裂石 | 新北市萬里區 | 砂岩 | 女王頭旁著名地標 |
老梅龜殼海岸 | 新北市石門區 | 安山岩 | 春季搭配綠藻更壯觀 |
石梯坪龜紋石 | 花蓮縣豐濱鄉 | 火山凝灰岩 | 紋路最清晰完整 |
去這些地方玩的時候,記得要穿防滑的鞋子,因為龜殼石表面通常都很濕滑。最佳觀賞時間是退潮時段,這時候岩石露出面積最大,紋路看得最清楚。有些地方的龜殼石還會有潮池形成,裡面常能看到小魚、螃蟹等海洋生物,超級適合帶小朋友來場生態教育之旅。
為什麼叫龜殼石?原來跟烏龜背甲超像!這種特殊石頭在台灣海岸線其實蠻常見的,尤其是東北角一帶,很多遊客第一次看到都會忍不住驚呼「真的好像烏龜殼耶!」。其實龜殼石是一種沉積岩,經過海水長期沖刷後,表面會形成像龜甲一樣的六角形裂紋,這種特殊紋路在專業術語上叫做「龜裂構造」,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
龜殼石的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通常要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形成階段 | 所需時間 | 環境條件 |
---|---|---|
沉積物堆積 | 數萬年 | 淺海環境 |
壓實成岩 | 數千年 | 高壓狀態 |
龜裂產生 | 數百年 | 乾濕交替 |
紋路深化 | 數十年 | 潮汐作用 |
這些石頭摸起來質感很特別,表面凹凸不平但不會刮手,很多台灣老師會帶學生去海邊做戶外教學,讓小朋友實際觸摸觀察。有些龜殼石因為含有不同礦物質,在陽光下還會閃閃發亮,像鑲了金粉一樣,在地人都說這種是「黃金龜殼石」,特別討喜。下次去海邊玩的時候,不妨低頭找找看,說不定就能發現這些大自然的藝術品喔!
龜殼石除了觀賞價值,早期台灣漁民還會用它來當作蓋房子的材料,因為這種石頭特別堅固又防潮。現在東北角有些老厝還能看到用龜殼石砌成的牆面,經過幾十年風吹雨打依然完好如初。有些藝術家也會收集特別形狀的龜殼石來創作,做成盆景或裝飾品,放在家裡別有一番風味。
台灣哪裡可以找到龜殼石?這些景點必去!龜殼石是台灣海岸線上的特殊地質景觀,形狀像龜殼的紋路超特別,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在地人私藏的觀賞地點,下次去海邊玩記得順便打卡這些秘境喔!
說到龜殼石最經典的當然是野柳地質公園啦!這裡的龜殼花紋岩石超壯觀,尤其是女王頭旁邊那一片,經過海浪長期沖刷形成的紋路超細膩,建議退潮時候去才能看得更清楚。不過要提醒大家,這些地質景觀都很脆弱,拍照時千萬別觸摸或踩踏,保護自然景觀人人有責餒~
除了野柳,東北角海岸也有很多隱藏版龜殼石景點。像是龍洞灣公園附近,退潮時會露出整片的龜殼紋理,陽光照射下還會閃閃發光超夢幻!這邊人比較少,很適合喜歡安靜欣賞大自然的朋友。記得要查好潮汐時間,安全第一喔!
景點名稱 | 特色 | 最佳觀賞時間 | 交通方式 |
---|---|---|---|
野柳地質公園 | 龜殼石面積大、紋路明顯 | 退潮時段 | 基隆客運790路線 |
龍洞灣公園 | 人少清幽、光線折射美 | 大退潮前後2小時 | 建議自駕或包車 |
石門老梅綠石槽 | 季節限定綠色龜殼石 | 3-5月藻類生長期 | 淡水客運862路線 |
石門老梅的綠石槽也是龜殼石的一種變體喔!每年春天藻類生長時,整片岩石會變成超療癒的抹茶色,搭配原有的龜殼紋理,根本是大自然的藝術品。不過這個要抓對季節,通常3月到5月是最佳觀賞期,太早或太晚去都看不到這麼鮮豔的綠色啦!
最後偷偷告訴大家一個私房景點,花蓮石梯坪的龜殼石也很有看頭!這裡的紋理比較深,拍起來立體感十足,而且周邊還有超多海蝕平台可以探索。建議安排半天時間慢慢逛,順便吃個當地新鮮的海產,這樣玩起來才過癮啊~記得穿防滑鞋,有些岩石表面長了青苔會比較滑喔!